质量管理部门内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1 进料管理:有明确的检验标准;验收流程要清晰;抽样的方法需正确;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估;定期统计供应商的所供原料的品质状况;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发生异常应及时与其沟通;应有明确的供应商考核办法;供应商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后要及时跟踪;明确规定因供应商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办法,并在相应的合同中予以明确;进料检验组人员的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进料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的保存;原材料存在轻微质量问题,而生产车间又急需用时,应有明确的特采程序,并规定特采批准人;紧急放行应有明确的程序,并规定紧急放行批准人;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有明确的处置方式;规定退回供应的产品应及时退回。2 过程管理—人员合理配备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应符合要求;过程检验和监控的力度要达到企业预防产品出现不合格品的需要;过程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要有明确的措施;产品出现不合格时信息要及时传递;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原因要明确由谁来分析;过程所运用的统计技术应满足企业的需要;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与各车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形成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产品订单的特殊要求要能及时传递到过程监控人员。3 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作业指导书;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过程检验标准;有明确的过程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点;有过程检验记录/监督监控记录且真实可行;有文件化过程异常处理的程序;要明确规定半成品放行权;有文件化的过程检验状态标准及区分,且有效执行;有相关质量问题及统计分析。4 成品管理要有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成品检验(含化验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达到相应的要求;成品检验的抽样方法要合理;每一客户/订单的特殊要求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相关人员;有文件规定成品的标识方法并得到有效执行...
误区1:只关注不好的异常,而不关注好的异常异常分为好的异常和不好的异常。而在质量管理的时候,我们常常关注于重大的客户投诉、批量产生的报废等这些不好的异常。每当发生这些不好异常的时候,我们暴跳如雷,我们痛恨无比,我们四处在找责任人,我们在紧急找原因、找对策。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杜绝不良,让不良不再发生。可是我们却忘记了好的异常。什么是好的异常?每天都在投诉我们的客户突然间说我们产品的质量好了;上月生产线的良品率还是80%,可这月却提升到了90%;一直无法通过测试的某种产品通过了测试。我们对于这些所谓的异常,往往都没有去关注它。其实这些这些好的异常,我们也应该找责任人,我们也要在紧急找原因找对策。谁让这些不好的变成好的了,这些好的产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原因找到造成好的异常的条件。想方设法把这些好条件固定下来。质量关注的是持续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在质量管理的时候,学会关注这些变化点,也就是变异或偏差,这些变异是造成我们不能持续稳定的因素,无论这些变异是往好的发展还是往坏的发展。误区2:通过客户的投诉去关注质量的好坏通过客户的投诉去判断公司质量的好坏在某些时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要明白通过客户投诉去判定公司质量的好坏在某些时候是非常致命。投诉往往意味着重大的损失或者客户的失去。当你知道客户的投诉已经产生的时候,你所采取的任何补救措施事实上已经不会产生任何有效的结果。如果不采取事先的方法去监测质量的好坏意味着严重的风险在等待着我们。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接到客户投诉的实效是非常慢的,造成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从产品生产好到客户使用一段时期后,产品出现的不良属于耐久项目,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改善的成本是巨大的,因为至少有一大批不良在等着我们;另外事后处理不良所造成的无形损失的成本更是巨大的。客户不投诉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客户可能已经对我们产品的...
2015年9月15日,备受关注的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终版正式发布了。这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起到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新标准将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影响?专题提醒你关注新版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ISO 14001是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族中的龙头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 它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求。它是通过规范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提高环境绩效。该标准自1996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至今,全球已有22000多家组织获得了ISO 14001标准认证,可以说,ISO 14001认证是通向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资深专家提醒您关注新版与ISO 14001:2004版标准的重要变化如下:1、“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的意义”:组织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面临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应清楚处于何种环境下和面对何种风险和机遇,以寻求保护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更加务实。2、“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完整的生命周期需涵盖全球生态系统、上下数百年以及从自然资源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价值链,而组织作为一个很小的社会细胞,难以评价完整的生命周期,那么组织从哪里入手呢?组织应考虑在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过程中尽可能地延伸价值链以分析评价和施加影响,考虑其行为导致的环境负荷增减,降低环境负荷的上升或在实施保护环境的行为时追求和确保环境负荷的减少,防止本愿为保护环境,但实际效果却破坏...
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或者说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对象,主体和核心。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方针、目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的确立,资源的配置,人员能力和环境意识的培训,运行控制,监视和测量控制,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措施等都是围绕环境因素来展开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制定的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组织环境表现的持续改进。ISO14001标准要求组织建立有一个或多个程序,作用是识别、评价、更新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这一条强调的是程序要求,而不是对环境因素本身的要求。程序应能够识别环境因素及判断其重要性,并在生产和经营等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体系的要求。ISO14001标准中提到的能够“控制”的环境指的是一个组织的辖区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间排放的电镀废水,组织即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更新工艺、修建处理设施等方法实现对污水的整体控制。而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指的是组织的供应商、合约商在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供应商的包装物(纸箱、薄膜、泡沫等)的废弃,运输单位在组织运输酸、碱等化学品时发生的泄漏等庆康。这类环境因素,组织不能用行政、财力等手段加以解决,而只能通过相关方施加影响的方式来减少这些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
①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以中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组织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目标要以国家'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依托,确保区域环境目标的实施,实现总量控制。②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及组织管理相结合。环境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贯穿在组织管理之中,组织应把全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作为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促进组织节能、降耗、减污。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体现防治污染。 ③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现行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把有关制度的基本要求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审核认证前,把是否遵守中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组织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审核认证中,把是否贯彻了环境管理制度作为审核内容之一。从而使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④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和各自职能分别开展相应工作。⑤要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和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审核认证工作的质量,为改善中国环境管理状况,获得国际认可创造条件。 ⑥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监督。 ⑦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以中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组织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目标要以国家'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依托,确保区域环境目标的实施,实现总量控制。⑧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及组织管理相结合。环境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贯穿在组织管理之中,组织应把全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作为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
如何让员工愿意做六西格玛工作? 问题:我们公司是计件工资制,现在想推行六西格玛工作,但员工们认为六西格玛工作与他们无关,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做更多的产品,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做环境卫生工作。请问专家怎样开展六西格玛工作?谢谢!(提问者:fjgkhgdk) 解答:六西格玛是旨在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过程质量,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评价,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使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它是一套方法体系、一种质量理念或质量文化。 你们公司的员工不愿意花时间做六西格玛,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六西格玛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六西格玛实现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这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计件工资制本身的问题,如果你们公司的计件工资制不仅仅考虑产品数量,还考虑产品质量,即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合格数计件,则或许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六西格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进方法,强调与公司战略挂钩。同时,它需要公司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5S等。 如何有效推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问题:全员质量管理的理论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但是实践中,比如在一个50人左右的小型公司里,如何把全员质量管理落实下去呢?请专家指教。谢谢!(提问者:笛歌) 解答:质量管理活动是使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参加的'有机'组织的系统性活动。要发挥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大效用,首先必须加强企业内各职能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这种合作甚至逐渐延伸到包括企业外的用户和供应商。其次,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再次,需要领导带头参与质量管理,而不仅仅是提出口号。同时,需要对质量目标分解,将个人工作与质量管理联系起来,提...
AAA :企业各项素质十分优秀,表现出极强的控制风险能力,可以确信能够出色地完成与客户的交易和服务,能够充分保障客户的利益。 AA :企业的各项素质比较优秀,表现出很强的控制风险能力,可以确信能够较好地如约完成与客户的交易和服务,能够较充分地保障客户利益。 A : 企业的主要素质方面较好,表现出较强的控制风险能力,能够较好地如约完成与客户的交易和服务,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客户利益。 BBB :企业的各项素质比较正常,表现出一定的控制风险能力,能够如约完成客户的交易和服务,可以保障客户利益。 BB :企业的各项素质多数较正常,难于证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和对客户的履约能力,对客户利益的保障不能令人信服。 B : 企业的主要素质方面较差,无法证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和对客户的履约能力,不能相信其能够保障客户利益。 CCC:企业的各项素质差,风险控制能力和对客户的履约能力差,有可能不能保障客户的利益。 CC: 企业的各项素质很差,风险控制能力和对客户的履约能力很差,很有可能不能保障客户的利益。 C: 企业的各项素质已经出现风险,风险失控并出现违约,事实上已经不能保障客户的利益。
1、企业成立2年以上;2、企业经营近3年内无失信被执行人记录;3、企业经营近3年内无环保、质监等重大行政处罚记录;4、上一年度资产负债率小于90%。
2019年9月内审员培训开班通知一、ISO9001:2015内审员升级转版培训开班时间:2019年9月13日--14日 2天 二、ISO14001:2015内审员升级转版培训开班时间:2019年9月21日--22日 2天 三、OHSAS18001:2007内审员培训开班时间:2019年9月25日 1天 四、IATF16949 2016内审员培训开班时间:2019年9月17日--19日 3天 培训对象:认证企业经理人、管理者代表、内审人员一线基础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 ----凯新培训欢迎您的到来! 联系方式:高老师 咨询报名热线: 025-844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