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400-700-4710
咨询热线: 189-129-77900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中国认可
国际互认

“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

日期: 2022-10-19
浏览次数: 746
来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作者:
浏览次数: 746
发布日期: 2022-10-19
专栏1:“十四五”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2020
2025
指标性质
·服务效能
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
270
320
预期性
获得认可的认证证书数量(万张)
127.6
150
预期性
获证组织总数(万家)
80
100
预期性
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亿份)
5.67
7.9
预期性
·行业环境
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数量(家)
724
1500
预期性
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家)
48919
55000
预期性
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数量(家)
12381
14000
预期性
认证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11.8
20
预期性
检验检测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141.19
170
预期性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亿元)
3881
5000
预期性
·国际合作
双边国际合作安排数(份)
123
130
预期性
加入IEC互认体系合格评定机构数(家)
71
81
预期性
参与制定合格评定国际标准项数(项)
39
45
预期性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际认可互认占比(%)
11.3
12
预期性
合格评定认可制度国际互认度(%)
87.5
90
预期性
·基础支撑
合格评定国家标准数(个)
93
100
预期性
合格评定行业标准数(个)
197
300
预期性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家)
3035
3200
预期性
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占比(%)
60
65
预期性
国家质检中心数量(家)
852
900
预期性
专栏2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一)建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质量认证制度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领域,推动建立健全高水平质量认证制度,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成熟应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无人机、北斗导航基础产品等认证体系建设,推动相关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二)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
加快将节能、节水、环境标志、绿色设计等涉及绿色的评价制度整合并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转变,拓展绿色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健全绿色产品采信机制,加大绿色产品认证宣传推广力度,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三)制定合格评定服务“双碳”工作方案
以电力、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汽车等行业为重点,研究制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合格评定解决方案,加强碳排放合格评定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碳领域产品、过程、体系、服务认证和审定核查、检验检测等多种合格评定工具的协同应用和创新发展。
(四)有序推进网络安全认证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认证体系,推行网络关键设备及网络安全专用产品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服务认证、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移动应用程序(APP)认证、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商业密码产品认证等制度,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五)大力推广高端品质认证和服务认证
围绕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鼓励认证机构开发高端品质认证和新型服务认证项目,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森林、智品、机器人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六)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行动
运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方法,在航空、铁路、汽车、建筑、医药、信息等重点产业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深入实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发布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体系实施指南和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培训和精准帮扶,引导小微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七)积极开展质量认证示范推广活动
鼓励各部门、各地区结合产业特点,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森林认证、高端品质认证、服务认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质量认证示范推广活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各部门、各地区出台促进质量认证工作的政策措施,扩大质量认证覆盖面,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推动认证结果的广泛应用和普遍采信。
专栏3:质量认证行业能力提升行动
(一)提升认证从业机构创新能力
紧盯国际技术前沿,推进合格评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基于模块化组合的智能认证模式研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认证从业机构参与产业链全过程技术研发,加强认证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我国认证行业的创新能力。
(二)提升认证从业机构“一站式”服务能力
推进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示范项目,提升认证及相关活动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三)提升认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
深化认证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建立自愿性人员认证制度,完善认证从业人员能力评价机制,强化认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促进认证从业人员能力持续提升,推进认证行业诚信建设和文化建设,建立从业机构及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造就高素质的认证机构管理层和专业人才队伍。
(四)推动认证行业数字化发展
组织开展质量认证数字化评价模式研究,在重点行业领域推动质量认证数字化应用;探索检验检测全程数字化模式,推动基于数字设备的检验检测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认证检测专业管理软件、智能检测设备、数据应用终端等数字技术发展。
专栏4:检验检测助推产业升级行动
(一)检验检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推动建设、整合、提升一批检验检测共性技术平台,聚焦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设30个国家质检中心,10个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
(二)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提升
在极限检测、在线检测、重大装备可重用检测以及超远、超净、超纯检测等领域,配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攻克一批检验检测技术瓶颈。在食品、大宗商品等产品领域开展国际能力验证,促进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互认。
(三)检验检测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依托国家质检中心、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测合作,突破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检验检测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四)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质量提升
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设计研发,提升我国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创新能力。开展国产检测仪器设备技术研究和验证评价工作,提高国产仪器设备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建立国产仪器设备管理目录,搭建国产仪器设备质量评价和推动示范平台,推动国产中高端检测仪器设备质量提升。
(五)碳达峰和碳中和检测评价能力建设
构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碳排放检测评价技术体系,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智能检测、能力验证及数据质量监督等活动,建设针对发电、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等重点行业领域化石能源及相关产品(材料)与服务碳排放检验检测数据服务平台,提高检验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和查询的及时性,为碳排放检验检测工作提供支撑,提升检验检测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能力。
 
专栏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体系建设行动
(一)推进法规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认证认可条例》修订、《检验检测条例》立法研究和部门规章制修订工作,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打造系统、科学、有效的法规制度体系。
(二)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完善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开展靶向精准的检查。
(三)健全风险监测预警追溯机制
不断完善风险信息采集渠道,组织开展认证风险信息归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以及风险处置、风险追溯等工作,及时发现、识别、研判认证风险,并根据不同风险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四)完善信用监管机制
加快从业机构公开承诺、信息公示和诚信档案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做好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信用监管措施的归集和信息报送工作,切实规范认证检测市场秩序。强化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落实“谁出证、谁负责,谁签字、谁担责”。
(五)创新智慧监管
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加强与部门、跨区域、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互联互通,提升监管效能和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完善实施“认证现场审核网络签到监管系统”,强化科技赋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认证关键环节的管理。
(六)强化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动省、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认证检测监管职能,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认证检测监管人员的配备,大力加强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认证检测监管队伍的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
专栏6:“合格评定,畅通世界”行动
(一)打造国际知名的认证制度品牌
推动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在多双边互认机制中广泛采信,提升自愿性工业产品、食品农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的国际互认度;加快认证制度创新步伐,推动建立在碳排放、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具有国际先发优势的认证制度;加强国际认证制度研究比对,开展国外认证制度对国内产业安全影响研究及应对,在重点关键产业领域研究建立安全可控的认证制度。
(二)培育国际知名的合格评定机构品牌
鼓励合格评定机构加入政府间框架下的多双边互认体系,积极推荐行业专家担任国际合格评定组织管理层和技术层职务;支持国内外机构间开展业务合作,相互签订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协议;鼓励国内机构以技术授权、委托分包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的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技术方案;鼓励国内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化业务,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海外投资、产能合作项目紧密对接。
(三)完善“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机制
制定“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合格评定官员研修、认证认可技术援助、实验室能力验证等一批实效性强的合作项目,推动食品农产品、能源、交通、电子电器、通信设施等领域达成区域互认安排。
(四)健全IEC合格评定体系国内运作机制
组建IEC合格评定体系国内运作机制联盟,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同行评议、自我约束机制,形成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格评定机构“总体协调、优势互补”的工作合力,打造“IEC合格评定体系中国联盟运作”品牌,提升国内企业、合格评定机构在IEC合格评定体系的参与度,分享国际互认成果。
(五)构建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服务平台”,吸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合格评定机构入驻,强化合格评定信息发布、共享、反馈等功能,及时发布国际合格评定政策、法规、标准和市场准入要求,利用平台信息集聚和传播优势,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并有针对性提供一体化、定制化服务,分享行业龙头企业的合格评定优良经验,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相关新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617
    2022 - 10 - 21
    1.重磅!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迎来重大改革市场监管总局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证照分离”改革有关事项发布公告,提出对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实施分类管理,分为高风险领域和低风险领域。按照可量化、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审批条件,精简审批材料,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对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后履行承诺的现场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未履行承诺和不实承诺问题,依法依规处理。2.重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机构资质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领域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在推进国际化发展方面,全面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国际互认度,合格评定机构的国际化业务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度品牌和机构品牌;在推进专业化提升方面,全面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供给能力,关键领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实现安全可控;在推进集约化整合方面,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小散弱”现象得到明显改观,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在推进规范化发展方面,完善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以行政监管为主导、以认可评价为约束、以行业自律为基础、以社会监督为制约的监管体系,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明显提升。3.信息量很大!2022认证机构认可半年报发布日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2022年认证机构认可半年报,对截至2022年6月底CNAS认可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总量、分类统计、地域统计、暂停撤销注销证书数量等予以了公布。4.新版《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发布 10月1日起施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修订后的《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2—2022), 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 点击次数: 528
    2022 - 10 - 20
    2022年第11号认监委关于明确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强制性认证依据标准换版有关工作要求的公告    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和GB/T 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2项新版国家标准已发布,分别对GB 4943.1-2011、GB 8898-2011和GB/T 9254-2008、GB/T 13837-2012等4项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整合。为确保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有序实施,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对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涉及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音视频设备》(编号:CNCA-C08-01: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信息技术设备(CNCA-C09-01:2014)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信终端设备》(CNCA-C16-01:2014)中认证依据标准清单予以修订(见附件)。  二、2项新版标准证书换版截止日期统一为2024年7月31日,以便企业1次申请、1次送样、完成2项标准证书换版。证书换版过渡期安排是为了便利已获证企业进行证书换版,降低换证成本,不是推迟标准实施日期,相关产品应符合《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附件: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强制性认证依据标准清单 认监委   2022年8月1日
  • 点击次数: 746
    2022 - 10 - 19
    专栏1:“十四五”主要发展指标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指标性质·服务效能有效认证证书总数(万张)270320预期性获得认可的认证证书数量(万张)127.6150预期性获证组织总数(万家)80100预期性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亿份)5.677.9预期性·行业环境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数量(家)7241500预期性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家)4891955000预期性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数量(家)1238114000预期性认证从业人员数量(万人)11.820预期性检验检测从业人员数量(万人)141.19170预期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亿元)38815000预期性·国际合作双边国际合作安排数(份)123130预期性加入IEC互认体系合格评定机构数(家)7181预期性参与制定合格评定国际标准项数(项)3945预期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际认可互认占比(%)11.312预期性合格评定认可制度国际互认度(%)87.590预期性·基础支撑合格评定国家标准数(个)93100预期性合格评定行业标准数(个)197300预期性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家)30353200预期性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占比(%)6065预期性国家质检中心数量(家)852900预期性专栏2: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一)建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质量认证制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领域,推动建立健全高水平质量认证制度,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成熟应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无人机、北斗导航基础产品等认证体系建设,推动相关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二)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加快将节能、节水、环境标志、绿色设计等涉及绿色的评价制度整合并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
  • 点击次数: 611
    2022 - 10 - 19
    在20日召开的2022国际标准化大会上,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有别于目前我国以煤电为主要电源的电力系统,是以风、光、核、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主体,多种能源相互补充,支撑全社会高度电气化的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支撑“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枢纽平台。国际电工委员会表示,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持续多年世界第一,风电、光伏、锂电池等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均稳居世界第一,具有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产业和技术优势。由中国主导,统筹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和标准国际化战略研究,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在将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零碳电力系统等主题列入战略规划,未来五年,将在能源低碳领域发起成立1到2个新技术委员会,培育10到20项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表示,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我国国际标准化的发展重点是:要围绕双碳目标和重大需求,在技术标准、计量和认证上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碳治理规则。在大会上,还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促进中心。该中心将帮助中国企业专家制定更多由我国主导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际标准,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战略规划落地实施。
  • 点击次数: 476
    2022 - 10 - 19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作出统筹安排。规划明确,要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网络安全认证等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高端品质认证和服务认证;规划对认证机构从业创新能力、“一站式”服务能力、认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及认证行业数字化发展提出一系列要求。具体内容如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相关部署要求,就“十四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作出统筹安排。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十三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末,全国共有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724家,颁发有效认证证书270万张、获证组织80万家;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4.8万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9亿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值388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我国共计加入21个合格评定国际组织,对外签署15项多边互认协议和123份双边合作互认安排,国际影响和互认程度显著提升。《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按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市场主导、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多元共治”的基本原则,加快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努力实现“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国际化发展实现新突破、专业化提升达到新水平、集约化整合形成新格局、规范化发展呈现新面貌”等发展目标。在...
  • 点击次数: 227
    2022 - 10 - 17
    认监委近日发出通知,将组织开展水质、铁矿石和石灰石国际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活动报名时间为2022年8月至9月,报名参加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填写报名表,并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报名。认监委秘书处关于组织开展水质、铁矿石和石灰石国际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的通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  为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对国际贸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技术支撑作用,经研究,认监委决定在水质、铁矿石和石灰石检验检测领域组织开展国际能力验证活动,组织国内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并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推动标准和检测结果联通,为后续相关业务交流和技术能力提升奠定基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能力验证项目和参加要求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委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具体承担“水中砷和氨氮的测定”项目实施,委托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承担“铁矿石中TFe、SiO2、P、S的测定”和“石灰石中SiO2、CaO、MgO、Fe2O3、Al2O3的测定”项目实施。  具备相关检测项目技术能力的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应积极报名参加相关能力验证项目。因故不能参加的,需向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书面情况说明。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联系和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检验检测机构参加本次能力验证。二、检测标准和样品信息(一)“水中砷和氨氮的测定”能力验证项目  水中砷的测定可采用ISO 17378-2:2014《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d antimony—Part 2:Method using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
  • 保姆服务
    提供认证全套解决方案
  • 高效快速
    当天处理,当天申报
  • 专业诚信
    20年经验,精于心细于行
  • 价格保障
    郑重承诺,无隐形消费
  • 证书权威
    证书信息,均有备案
  • 凯新认证咨询中心
    凯新认证是一家面向全国的国际综合认证咨询机构,公司是由一群资深顾问专家成立的,团队有20年的实战经验,总部位于南京。公司注重 “诚信为本,质量优先”,为企业提供体系认证咨询、AAA信用认证、产品认证等服务。始终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生命力、提高 企业市场核心竞争为己任......
    Copyright ©2018 - 2020 All rights researved by KAIXIN 苏公网安备 32011202000204号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