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订背景 1、面临的挑战 ISO 14001:2004版标准发布,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环境管理体系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1)各方面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2)法律法规要求日趋严格这十年间有很多新法律法规颁布,就我国而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且有很多法规得到修订,对组织的环境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管理体系标准不断增多除了原先的三大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质量管理体、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 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外,ISO还发布了很多其他管理体系类的标准,如: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到目前,ISO已经发布了近20个可用于认证的管理体系标准,但因各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存在很多差异,给推行管理体系的组织带来很多困扰。 (4)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和科学,如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管理、PDCA运行管理、生命周期的管理等等。 (5)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成为焦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组织环境行为的透明度,以及一个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绩和表现。 修订原则[1] 本次ISO 14001即修订的原则包括三个方面。 (1)遵循ISO MSS HLS要求 为了解决组织推行多个管理体系时的整合问题,ISO发布了针对MSS(管理体系标准)的HLS(高阶结构),201...
在ISO14001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定义为:“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企业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的环境绩效”,同时指出体系运行的评价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1]。由于许多企业在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难以做到持续改进,所以在我国,ISO14001环境体系得不到很好的、广泛的推行,企业也实施得不尽如人意,从而使得ISO14001标准的核心思想——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和落实,而只是把获得认证当成最终目标,因而PDCA模式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1 对核心要素实施情况的评价 企业在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项核心要素的功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包括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不断深化、企业机构与职责的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化与扩展、运行控制与应急响应程序的不断完善、加强体系运行的监督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不断强化等。另外还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评价工作: 1.1 法规适用性评价 ISO14001标准特别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实施ISO14001系列标准,要以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如果企业对自己适用的法律法规不清楚,就谈不上遵法守法了。企业在建立体系时会收集几百部甚至上千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筛选和评级后得到适用于该企业的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各有关部门的其他要求的文件等。但是这项工作不是就此完成,在运行阶段则要更加注意对法规适用性进行评价。法律法规不断在更新修订,不断出现新版本和新条例条款,企业的生产范围也在改变。所以企业也要加强内部和外部交流...
(关键词:ISO13485 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内容提示: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与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在体系建立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不同组织,由于其组织特性和原有基础的差异,建立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的过程不会完全相同。但总体而言,组织建立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应采取如下步骤:(1)领导决策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需要领导者的决策,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决策。只有在最高管理者认识到建立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必要性的基础上,组织才有可能在其决策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的建立,需要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最高管理者对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爲做出承诺,从而使得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的实施与运行得到充足的资源。(2)成立工作组 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确定后,首先要从组织上给予落实和保证,通常需要成立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建立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工作组的成员来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组的成员将成爲组织今后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的骨干力量,工作组组长最好是将来的管理者代表,或者是管理者代表之一。根据组织的规模,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工作组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专职或兼职,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也可挂靠在某个部门。 ...
ISO9001认证适用的行业有:1农业、渔业21航空、航天2 采矿业及采石业22其他运输设备3 食品、饮料和烟草23其他未分类的制造业4 纺织品及纺织产品24废旧物质的回收5 皮革及皮革制品25发电及供电6 木材及木制品26气的生产与供给7 纸浆、纸及纸制品27水的生产与供给8 出版业28建设9 印刷业29批发及零售汽车、摩托车、个人及家庭用品的修理10 焦碳及精练石油制品30宾馆及餐馆11 核燃料31运输、仓储及通讯12 化学品、化学制品及纤维32金融、房地产、出租服务13 医药品33信息技术14 橡胶和塑料制品34科技服务15 非金属矿物制品35其他服务16 混凝土、水泥、石灰、石膏及其他36公共行政管理17 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37教育18 机械及设备38卫生保健与社会公益事业19 电子、电器及光电设备39其他社会服务20 造船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一、什么是SA8000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二、SA8000社会责体系的好处有哪些? 对外:1、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2、更大程度的符合当地法规要求;3、建立国际公信力;4、使消费者对产品建立正面情感;5、使合作伙伴对本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对内:1、促使工厂,人因工作疲劳出现意外事故;2、提高工厂的生产力;3、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4、提高利害相关者与品牌商的信心;5、提高工人的生产安全;6、符合企业社会责任验证的标准;7、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信誉度;8、增强自己的品牌效益; 三、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的主要内容: (1)童工。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应与其他人员或利益团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儿童和应受当地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或条件下; (2)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3)健康与安全。公司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为员工提供健康 、安全的工作环境,采取足够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中的危害隐患,尽量防止意外或伤害的发生;为所有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浴室、厕所、可饮用的水;洁净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品存储设备等; (4)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公司...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核心主旨是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体现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精神,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水平。1、价值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2、地位巩固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使企业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在销售市场上的地位明显增强;3、风险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避免或减少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或法律风险;4、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企业持续良性发展,保持企业活力与动力;5、资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情况是科技项目立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综上可以看出,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将会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改善企业市场的竞争地位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些相信也会对支撑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对于那些还没有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希望能够尽早申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① 八大部委联合制定(国家知识产权局,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影响力。②获得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和补贴③高企认证重要参考条件、优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官方鼓励已经认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重点技改等项目,以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专利金奖)。④承研承制单位必先过体系认证⑤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绩效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理解⑥ 降低研发风险,实现创新有效转换
在生产上,有机食品要求:1、生产基地在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2、种子或种苗来自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3、生产单位需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保、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4、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受化学物质的污染;6、从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需两年以上转换期,新垦荒地例外;7、生产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档案。在加工上,有机食品要求:1、原料必须是自己获得有机颁证的产品或野生无污染的天然产品;2、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 95%;3、只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不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4、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污染;5、加工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获得CB测试证书的企业有利于产品出口用于家庭、办公室、车间和类似场所的电工产品'直接涉及人身的安全,这类产品在一部分国家中实行强制性认证,即取得该国的认证合格证书后,才允许出口到该国,并在该国市场上销售。即使在未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国家中,消费者为了自身的安全,都愿意购买经过认正而带有认证标志的产品。 因此,大的百货商店也只销售经过认证的产品,在售价上也高于卡经认证的产品,正如大陆卖给香港商人的电动工具,他们对取得CB证书的产品比未经认证的产品,开价每个多2美元,经过认证的产品能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容易销售而售价也相对要高,此外,企业销售未经认证的产品还承担着赔偿损失的风险,一旦判定由于产品带给消费者人身或财产的损失,企业有赔偿的责任。出现这种事故将给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带来不良的后果,这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就难以找到客户。因此,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同时也丧失了信誉。